“十三五”规划开展以来,教育现代化与人才强国、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研究等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,通识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之一,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成长的人必不可少的道路。
自全校教师大会上提出“六项计划”已过去一周,各项相关工作稳步有序进行,第一次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计划沟通会也于10月25日在书德楼212教室召开,沟通会由校长助理隋姗姗主讲,各学院老师应邀参加。
隋姗姗校长助理主讲
沟通会现场(一)
沟通会现场(二)
沟通会的主要目的是将学校对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做进一步明确,让有意参加该项目的教师更清晰的理解任务与步骤。会议首先对比了“公选课”与“通识课”之间的差异,消除误解,指出通识课正确地位,随后围绕着“建设任务及成果”这一主题具体讲解,隋姗姗老师将其简单明了概括为“一门课程”、“一份大纲”、“一本教材”三点。在课程建设上,要求教师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,健全学生人格为思路,课程中要呈现知识的缘起、流变、积累、深化、未来与创新等,构建具体知识坐标,并结合运用比较的方法,去建设学科史、学科比较史两类通识核心课程;在大纲编制上,要求教师以“五种品质”为核心,充分理解通识课对学生价值观、思维方式的培养作用,梳理出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,进一步修课程大纲;在教材撰写上,提出课程建设工程中要建设并开设出100门学科史和50门学科比较史通识课程,出版100本学科史建材,20-30本学科比较史教材,每本教材10万字,依照相关制度给予编写教材的教师不同程度奖励。
文:李亚芬 许觊佳 图:冯佳杰